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科学报】2015年度北京市科技奖里的“创新”特质
发布时间:2016-02-23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报》2016年2月23日 第8版)(记者:郑金武)

  编者按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2月19日,2015年度北京市科技奖揭晓,共有188项成果获得奖励。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些获奖成果充分体现了首都的创新特质,并支撑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了科技惠及民生的时代精神。

  2月19日,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共有188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9项,二等奖54项,三等奖105项。

  “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北京当前科技工作的重点和特点,展示了首都科技创新的水平与特色,体现了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支撑引领、示范带动和辐射功能。”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崔玉琴在接受采访时说。

  “90后”跻身科技奖励荣誉殿堂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近年来,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凝聚了一批站在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他们的才华与成就在北京科技奖励这个荣誉殿堂得到了充分认可。

  数据显示,2015年获奖人员总数1540人,35岁及以下为465人,占30.1%,36~45岁为586人,占38.1%,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比例高达68.2%,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获奖者第一完成人中有12位“80后”,最年轻的年仅31岁;在所有获奖者中,有6位“90后”,最年轻的年仅25岁(3人)。

  此次科技奖中,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完成人梯次和年龄结构更加优化。崔玉琴介绍,这些中青年科技英才,已成为首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饱含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活力,面向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制高点,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取得了一大批立足自主创新、服务社会发展的优秀科技成果,提升了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

  “高精尖”成果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015年度北京市科技奖获奖项目中,一批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带动产业链蓬勃发展的优秀成果涌现,为促进首都经济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培育高端产业发展新优势增添了新的动力。

  例如,由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脑起搏器关键技术、系统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广大功能性神经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另外,由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基于自主技术平台的大尺寸平板显示核心技术研发应用”项目获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我们自主开发出了超大尺寸、超高分辨率、低功耗等多项处于国际前沿的显示技术,并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应用于高端液晶显示产品中。”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邵喜斌介绍说。

  彰显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北京地区新创办了科技型企业突破4万家,研发活动人员超过35万人,彰显了科技企业发展的蓬勃势头。

  在2015年获奖项目中,有75个项目由企业独立完成或牵头完成,占获奖项目总数的40%;企业牵头及参与完成的项目113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60%。并且,企业所获奖项不乏大奖,比如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云端一体化SuperMap GIS软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即获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闫傲霜表示,近年来,北京市不断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创新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创新”作为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之道,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并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样的企业俯拾即是。例如,在北京市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数码辰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数字电影倡导联盟(DCI)标准的数字电影放映服务器,相继通过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FIPS 140-2)Level3、DCI三大认证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的检测及认证,打破了国外设备的垄断地位。该公司完成“符合国际DCI规范的2K/4K数字电影放映服务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科技服务民生重大需求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度北京市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城市交通治理涌现出一批优秀成果。这些成果在取得技术突破的同时,为解决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科技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

  此外,北京市科委采取多种方式集聚首都医疗领域的优势资源,搭建科技支撑体系,开展联合攻关,围绕常见病、多发病涌现出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创新性诊疗技术与方法,大大提高了医疗水平,保障了百姓健康。

  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北京市大气环境PM2.5来源解析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系统分析了北京市PM2.5主要组分、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监测数据实时对外发布,成为公众参与环保和健康出行的重要依据。

  还有许多成果已经让公众受益。例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单位完成的“卵母细胞成熟与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对卵母细胞成熟与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创新性成果。该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帮助有遗传疾病的家庭成功获得健康后代。

  基础研究提升科技竞争实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后,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的加快。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正是科学家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交叉融合的科学探索,才使得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界限日趋模糊,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越来越紧密。

  该负责人还指出,近年来,北京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在基础研究和国际科技前沿技术研究方面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大大提升了科技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为抢占世界科技创新制高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分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是21世纪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属多学科前沿交叉研究领域。由中科院化学所完成的“响应性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项目获得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课题组以发展可调控、多功能分子材料为目标,聚焦响应性功能分子体系的创制及其在分子开关、分子逻辑、分子传感以及智能型分子凝胶研究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作为获奖代表,中科院化学所所长张德清表示,将刻苦钻研,永远挑战科学难题,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进一步发挥团队精神,追求科学卓越,取得更多原始创新成果。

[关闭]  [打印]
版权所有: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50609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