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北京日报】“数”说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
| ||
(《北京日报》2017年4月27日 第4版)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三年来,北京市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化认识,转变观念,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数”说三年变化:创新驱动发展提质增效 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79.8亿元,比2013年增长24.9%。发明专利受理量10.46万件,授权量4.06万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54.9%和96.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6.8件。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累计发布国际标准229项,比2013年增长40%。 三年来,北京地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223项,占全国的31.5%,特别是2016年,特等奖、一等奖数量在国家高等级奖项中占比61.5%,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均来自北京。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3940.8亿元,比2013年增长38.2%;三年内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翻番,2016年达到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38.7%。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达4.57万亿元,三年来年均增速15%。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1444.3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077.9亿元,年均增速12.9%,形成了研发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设计产业和科技中介服务等优势领域。 2016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占比达80.3%,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新经济发展快速,据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8132.4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10.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7%,接近1/3。2016年北京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全国第一。 二、“数”看三年举措: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加速 (一)绘就“三张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掀开新篇章 实施4份文件。国务院批准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本市出台《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和《北京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构成远期、中期、近期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设计图”,共同搭建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 建立“10+1”工作机制。为充分发挥中央单位“主力军”作用,北京市与国家有关部门、在京中央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部队建立合作机制,并会同10家中央部委和单位共同组成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形成 “一处七办”组织架构,即设在市科委的秘书处,以及重大科技计划、全面创新改革与中关村先行先试、科技人才、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等七个专项工作部门,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架构图”。 部署215项任务和项目。按照“量化、细化、具体化、项目化”要求,制定实施了到2020年的重点任务方案,聚焦对接重大科技计划、深化全面创新改革、打造创新人才首选地、建设三大科学城、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等6 大方面,提出了完整的任务清单(含88项工作任务)、项目清单(含127项重点项目)和指标体系(含知识创造、创新经济、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协同开放5个维度28个指标),形成一张全面系统、清晰明确的“施工图”。 (二)122项技术领跑国际: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承接国家重大创新任务,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面承接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1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午工程、凤凰工程等10余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京建设或投入运营,与在京高校组建了未来芯片、结构生物学等21个“高精尖”创新中心。我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219项技术中有122项在北京,占全国比例55.7%。 基础研究领域产生了一批高水平重大创新成果。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碳纳米管集成电路计算器、全球首个5G大规模天线设备;成功制备出长度115米的铁基超导长线,标志着我国在铁基超导材料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最前沿。全球首个3D 打印颈椎人工椎体植入材料、自主研制的国内首个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迷走神经刺激器获批上市。成功发射以“墨子号”命名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制备出世界上调控精度最高的多级纳米生物分子机器人。首次捕获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首次揭示肝脏中实质细胞与非实质细胞的分工原则,为后续更多的组织器官在更精细分辨率、更高维度、更多样的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分子机制解析奠定了基础。 (三)科技贡献率超过60%: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实施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以重大专项为抓手,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产生了高温铁基超导、55nm全系统多核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芯片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北京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创新基地。高性能大型钛合金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首先实现了在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等装备上的应用。推动机器人整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生物医药成为新的千亿元级产业,销售利润率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 全市科技投入和产出显著提升。2016年研发投入强度5.94%,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1%和12.9%。人才、技术、资本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三驾马车”。 (四)10余项新政策推向全国: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深入实施国务院支持的“1+6”、“新四条”等先行先试政策,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18项任务已落地7项。与中央单位共同推动的70余项改革取得可喜进展, 其中10余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在全国复制推广。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政策中10项为全国首创试行,通过新政为336人办理“绿卡”,实现突破性增长。 本市出台的28条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新政,以及“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探索。持续支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国家蛋白质组科学中心建设发展,推动成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增设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创新基础研究领域PPP投入模式。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已累计促进800余个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价值227亿元科研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72%向其他省区市辐射和出口。 “双创”指数全国第一,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工商登记改革、投贷联动试点启动实施,中关村银行获批筹建,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中关村并购资本中心成立。全市“双创”持续活跃。创业孵化机构超过350家,125家机构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活跃在中关村的天使投资人超过1万人,占全国的8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6万家;年新增科技型企业8万家,累计达到43.2万家。2016年,北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分别占全国的32.0%和40.6%,居全国首位。全市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7%。“双创”指数全国第一,北京以政策与制度为先导的创新创业生态已成为全国典范。 (六)推广纯电动车10.9万辆:为民生改善保驾护航 深入实施首都蓝天行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科技惠民专项。开展垃圾处理、生态功能提升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支撑区域污染物浓度下降和本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59%。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落户北京;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0.9万辆,北京市纯电动汽车示范应用规模全国第一;启动实施《北京市智能网联驾驶技术创新工程(2016年-2025年)》,致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智能网联驾驶创新中心、测试中心、示范中心和产业基地。 科技惠民力度不断加大。与科技部共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搭建了5个国家农业科技支撑服务平台,本市农业科技进步率7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自主选育的系列玉米新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的18%,京红、京粉系列蛋种鸡规模亚洲第一,优良畜禽供种能力提高20%,蔬菜种子销售占全国市场的25%。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建设风险危害物质筛查库,食品安全装备研发与应用、食品安全检测与防控、智慧监管信息化“一库三平台”,显著提升了本市食品安全检测监控的科技支撑水平。 实施“十大疾病防治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三期方案,支持艾滋病领域等12个重大科技项目,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启动海绵城市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科技工程,加快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支持研究高影响天气下城市骨干路网交通出行的精细化预报。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燃气、热力、电力、给排水等“城市生命线”信息的实时监测。科技惠民力度不断加大。 (七)向津冀输出技术三年翻番: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京津冀联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成立“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协同创新研究院,发起成立一期规模10.5亿元的国内首个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基金,加快区域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北京市众创空间在津冀设立的分支机构数占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总数约20%,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近6000家。“北京国际医药临床研发平台”已聚集50余家临床试验机构,2016年服务京津冀生物医药企业临床试验项目近300项,同比增加14.7%。参与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建立成果转化对接与技术转移转让绿色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2016年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54.7亿元,是2013年的2.2倍,三年来实现翻番。构筑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的园区链,“4+N”功能承接平台建设进展顺利,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项目开工26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有百度云中心、华夏银行等45个项目签约,张承地区大数据等重点产业初步集聚,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入驻北京企业和机构超过40家,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辐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与18个省区市建立了区域科技合作和对口支援机制,搭建“一站一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合作站和北京技术市场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北京技术输出到国内35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2016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2809.5亿元,占比达71.3%。2016年,北京服务贸易总额增长10%以上。在京外资总部企业280家,外资研发机构548家。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意创新活动周等成为技术“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枢纽,在京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58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3家,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成员单位扩展至200家,与4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下一步,北京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首善标准,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努力提升源头创新供给能力,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打造引领发展新引擎,服务京津冀和全国创新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