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北京日报】北京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近三成“80后” | ||
| ||
(《北京日报》2017年4月27日 第3版) 昨天,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180项成果荣获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7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93项。获奖者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占比达67.2%,近三成获奖者是“80后”。 超半数获奖成果“海归”参与 今年获奖成果中,有海外归国人员参与的成果为91项,占总数的50.6%,首次突破半数。 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许强表示,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始终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推行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人才集聚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今年获奖成果中,有海外归国人员参与的成果首次突破半数,说明这些优秀人才已经融入北京创新创业的大潮中,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获奖者中,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比近三成(28.3%),45岁以下者占到67.2%。许强表示,这些优秀的中青年科技英才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说明北京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梯次更趋完善,本市科技创新环境越来越有利于促进高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聚集,科技奖励也逐步成为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民生创新成果全民共享 今年获奖成果中,围绕大气污染治理、生态环境改善、食品安全保障、重大疾病防治、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关注重大民生需求的成果大量涌现,实现了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全民共享。 例如由清华大学与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供热技术及应用”获一等奖。该成果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天然气供热系统能耗和二氧化碳、NOx排放量,对大气污染治理、缓解冬季雾霾和实现天然气供热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重大疾病科技攻关也表现不俗,带动本市医疗水平提升。例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联合完成的“中国HIV感染者免疫特征研究”成果获一等奖。该项目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人群HIV感染者免疫特征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为我国HIV感染防控和疾病预警提供了新指标,提出“有效T细胞”概念和“多重免疫保护屏障”理论,夯实了T细胞免疫在HIV感染疾病控制中的作用,丰富了HIV感染免疫研究理论,为细胞治疗和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京津冀协同创新成果涌现 获奖成果中,涌现出了一批源于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获奖成果,旨在解决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说明北京落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的举措卓有成效,也体现了北京在推动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深度交流合作中的辐射带动功能。 例如由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京津冀地面沉降多元场耦合模型与调控机制研究”成果获一等奖。区域地面沉降是严重威胁京津冀城市群安全的重大灾害隐患。该成果通过遥感与水文地质学科的交叉研究,首次建立了区域地面沉降多元场耦合模型,揭示了多元场互馈作用下,京津冀地面沉降演变模式与调控机制,为区域地面沉降的高精度监测与调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和科学依据,为南水北调、京津/沈高铁、首都新机场、未来科学城、应急水源地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为京津冀一体化交通运行安全、浅地表空间的基础设施安全、未来城市规划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学研协同创新占比38.8% 许强介绍,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一批在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的获奖成果脱颖而出,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化制造、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构建高端引领型产业增添了新的动力。 获奖成果中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达到71项,占比近四成,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显现。同时,产学研协同创新继续保持明显的创新优势,占比38.8%,比去年高出12个百分点。 亮点成果—— 1 盲文智能输入法助视障群体畅游网络 由华建宇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完成的“中国盲文智能处理关键技术与应用”获一等奖。 该成果主要面向视障群体提供贴心的智能输入法。解决了汉语分词歧义、多音字正确标音和盲文连写等难题,特别是通过实时语音提示及纸质文稿的朗读功能,使盲人能够独立自主地操作计算机。这项成果已经在全国近70所大中型盲人学校、各级残联培训机构以及国家和各级省市县公共图书馆实现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2 烟气余热回收缓解冬季雾霾 由清华大学与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全热回收的天然气高效清洁供热技术及应用”获一等奖。 该成果针对城镇采暖,经理论分析、关键设备研制、系统集成、工程示范等一系列研发,在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深度回收烟气余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核心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该成果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天然气供热系统能耗和二氧化碳、NOx排放量,对大气污染治理、缓解冬季雾霾和实现天然气供热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3 技术创新提高过敏性鼻炎诊疗水平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等单位完成的“过敏性鼻炎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成果获得一等奖。 繁花似锦的季节,很多人却因为花粉过敏必须远离美景。这些患者出门必须全副武装,要戴上眼镜、帽子、口罩,平时常打喷嚏、流眼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鉴于过敏性鼻炎作为慢性难治性疾病,发病率高,临床缺乏根治性治疗方法,研究团队在流行病学、免疫治疗、药物治疗、鼻用药物安全性、环境过敏原监测及心理学评估和干预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大大提高了我国整体过敏性鼻炎诊疗水平。目前全国50余家三甲医院建立中国过敏性鼻炎协作网络,推广治疗技术,每年规范药物治疗患者30万例。 4 评价疗效提高冠心病手术质量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完成的“冠心病外科手术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成果获一等奖。 该成果致力于整体提高冠心病外科手术质量,历时10年,建立了冠心病外科手术疗效评价体系,提出并制订了冠心病外科医疗质量国家标准,提高了我国冠心病外科的整体水平。 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协作网络在全国30个省区市97家医院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使协作医院冠脉搭桥院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逐年降低,死亡率由干预前的2.66%下降到1.44%,受益患者每年超过20000例。 5 臭氧治污降区域环保成本 由北方工业大学与邯郸市金鼎环境保护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新型环保关键控制技术与大功率高效板式臭氧发生器研发及应用”成果获二等奖。 该成果针对备受关注的大气和水污染问题,研制了新型环保关键控制技术及核心装备,所开发的大功率高效板式臭氧发生器与传统的罐式臭氧发生器相比,体积缩小了70%以上,设备成本降低20%以上,耗电量降低25%以上。成果在30余家企业得到了推广应用,为京津冀及周边企业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果,改善北京周边的环境污染状况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揭开果实成熟衰老之谜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完成的“果实成熟衰老与品质保持的分子机制”成果获得二等奖。 该成果揭示了果实成熟、衰老的基因秘密,系统解析了果实成熟的节点基因的作用机制,首次证明重要线粒体蛋白的异常表达及氧化损伤是果实采摘以后衰老的重要诱因。 该成果对于果蔬贮藏与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7 国产放心奶提振消费者信心 由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乳品产业链质量安全监控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及应用”成果获二等奖。 该成果从全产业链出发,建立了现代奶牛养殖技术体系,开展了乳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全产业链信息的追溯与查询,实现了科学完善的乳品安全管理,确保了乳品质量与安全,成果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近3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36.2亿元,引领了行业质量安全,重塑消费者信心,推动了乳品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8 填补数字天象节目空白 由北京天文馆完成的球幕科普影片《迷离的星际》获得三等奖。 球幕数字天象节目《迷离的星际》是我国自行制作的第一部球幕数字科普影片。片长26分钟,画面全部使用电脑特技制作,利用世界先进的数字宇宙剧场技术,将前沿的天文科学同现代设备理念、教育方法论以及流行影音元素结合起来,所有的场景和模型都严格按照天文观测结果和物理模型做出,根据天文观测的数据对平面的星云图片进行三维重建,展示了壮美绚丽的宇宙空间。该片画面分辨率达到4096×4096,是目前世界大型天文馆的主流画面分辨率水平。 该成果填补了我国大型数字天象节目的空白,打破了国外数字球幕片商的垄断,突破了传统天象节目在表现手段上的局限。 获奖人物:最年轻获奖者因考试错过领奖 此次获奖人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名叫王瑞,仅32岁。他带领研究团队完成的“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二等奖。昨天,正在读博士的王瑞,因为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英语考试没能到奖励大会领奖。 王瑞本科在北京化工大学学习计算机自动化,读研是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主要研究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问题。读研期间,王瑞了解到,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和开通运营,大风、暴雨、暴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异物侵限事件对高速列车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他和另外一位同学组成两人团队,开始着手相关研究。之后工作、读博,王瑞一直没有中断研究。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团队发展到40人,建立了国内首套高速铁路风、雨、雪、地震及异物侵限等灾害监测的系统,并实现了多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对全部已开通的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进行了联调联试工作,显著提高了铁路运输应对自然灾害和异物侵限事件的能力,确保了铁路运输和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能获得这个奖,要感谢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我们单位对团队的信任。”王瑞说。在他看来,创新应该成为年轻人的优势,“要在工作中,让人们听到你富有创新意识的声音。”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