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际创新资源 送出北京科技成果——记卓有成效的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

发布日期: 2017- 12- 29 信息来源: 科技日报 字号:[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和知识经济不断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也越来越普遍,全球范围的科技创新合作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推手。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思路,北京市科委深入挖掘首都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强和规范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不断加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力度,聚集优质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北京全球技术转移枢纽地位,将国际创新资源引进来,让科技成果走出去。

全力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近年来,北京市科委把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为全市国际科技合作工作重头合作主体、重点服务对象和重要工作体系,全力予以推进,取得了累累硕果。

“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指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具有较好的国际合作基础和较强国际合作能力,在承担国际科技合作任务、探索“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促进北京国际科技合作水平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具有进一步发展潜力和引导示范作用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中介和科技园区等机构载体。

2013年11月,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癌新药BeiGene-290在中国以外市场的开发权被德国默克集团旗下面向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多种处方药的制药企业默克雪兰诺收购。像这样的国际科技合作在北京越来越多,是目前北京市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更好地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北京市科委对现行的《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提出力求通过合作基地的建设,充分对接国际创新资源,聚焦重点领域和方向,更好地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据北京市科委国际合作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至今,北京市科委认定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批,共计393家。合作基地分为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四种类型。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能源科技、节能保护、高端装备、社会发展、新材料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在人才引进方面,基地单位现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千人计划”专家276名、“青年千人计划”专家49人、“海聚工程”专家207人和国外院士20人。

引进来:国际化驱动海洋创新科技本地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过去5年,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建设海洋强国奠定扎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如今到了全面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时候。

在12月5日中国国际海事展上,专注于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领域的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全球第一大卫星链路供应商SpeedCast及全球卫星通信领域首屈一指的硬件制造商Cobham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Cobham将为海兰信提供最可靠的产品和最专业的硬件技术支持以及最完备的售后服务体系,SpeedCast将为海兰信的客户提供安全、稳定、高覆盖率的全球网络解决方案,以及最贴心的IT技术咨询支持和跟踪保障。

海兰信集团董事长申万秋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国际化发展与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及支持政策息息相关。现在我们同国外企业打交道与最初大不一样,明显受到了尊重。特别是北京在科技创新各项政策方面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吸引了很多国外企业及专家来合作,我们是其中的受益者。在国际化方面,海兰信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为基础、国际合作创一流’的研发理念,同时秉承‘国际化驱动本地化’的发展战略。总体上,集团以技术为切入点,根据本地需求,整合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充分利用国外合作科技团队,引入国际最新技术,并由国内核心团队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成果,打破国外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海兰信已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跨国合作研发模式。”

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海兰信建立了“船舶导航信息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承担国际合作交流、国际技术研发合作、国际并购、人才培养及引进等多项工作,并为公司顺利实施海外业务拓展提供全方面的平台支持。

作为海兰信的国际研发平台,基地长期与俄罗斯、意大利、德国等海外国家的企业围绕高端船舶配套设备以及海洋信息化开展合作。在导航雷达、目标探测等技术领域与国外交流频繁,并持续四五年的时间,形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雷达设备和目标探测系统,弥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自主产品的不足。其中,极小目标雷达探测系统依托基地支撑承担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与俄罗斯Sinftech公司展开深入合作,还和意大利AIDOS公司完成导航雷达等一系列产品的合作,形成了导航雷达、复合雷达、智能雷达监控系统等雷达系列产品,现部分成果已在海南、浙江等沿海省份近海雷达网建设项目中获得示范应用。

同时,基地还积极开展国际并购,进入更多的技术领域。近三年先后收购了德国Rockson公司51%股份和美国劳雷在香港公司的100%股份,实现了航海智能化向机舱环境自动化拓展,全面进入海洋监测领域,业务布局深度扩展,海洋事业版图日渐完善,形成国际化的科技集团。

走出去:探索合作模式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中药国际化在国家层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及《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都提出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的新目标。

但是,目前中药国际化还是以国内上市药品向海外延伸为主,以国际合作模式在海外开展中药研发的却少之又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对此开展了积极尝试,并在北京市科委的助力下探索出国际合作的模式。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首席研究员刘建勋介绍,该院多年来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国家辅助医学研究院开展中医药国际化合作研究,合作团队的艾伦·本树山(Alan Bensoussan)教授于2013年获得第五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其在中药新药塞络通胶囊(SLT)立题伊始就以实现中药国际化,在发达国家进行药品注册,最终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选用欧洲长期应用并收录于《欧洲药典》,同时又为常用中药进行提取和配伍,进行新药设计,具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和前瞻性。研究过程中注重提升中药研究的短板,每味中药都有多个指标成分作为质控成分,全面考察药物非人体和人体药代动力学,让中药真正做到疗效明确,质量可控,体内过程清楚,达到甚至超过欧盟针对草药制剂制定的标准。

2012年11月,北京市科委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药研究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同时立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药国际合作能力建设”,用于“中澳中医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平台的建设,以建立以国际中药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医药国际合作模式。2013年,基地获得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在北京市科委的持续推动与培育下,研究中心通过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合作,已经建立了一种新的中医药国际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并已完成了塞络通胶囊的国内外多中心的2期临床研究,并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阶段,为中医药的国际合作建立了一个示范和样板,引领和带动中医药研究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实际上,不仅仅是在海洋、中医药领域,以北京辐射的国际科技合作如火如荼,不断向世界发出“北京的声音”。据北京市科委统计,目前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单位与50多个国家的近600家机构开展合作,签署跨国科技合作协议300余个,已建立遍布全球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为首都发展需求提供了全面的国际创新资源支撑。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